职业教育学院
 学校首页 |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基层党建 | 教务教学 | 学生管理 | 招生就业 | 实习培训 | 科学研究 | 工会工作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务教学>>正文
职业教育学院关于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8-02-13 11:17  

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重要的基本建设,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风格,是学校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籍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对确保高质量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培养人才是根本,教学工作是主旋律,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为了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学校决定以加强教风、学风为切入点,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建立起健康,稳定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学的稳定发展。

一、教风建设 教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前提。教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服务态度,教学、管理服务思想,教学、管理服务水平,教学、管理服务质量等。

(一)教师在教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要做到:

1、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积极主动地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全新教学思想,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争创一流教学水平。

2、从严治学,坚持创新,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3、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确保完成额定的工作量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研究,做到多上课,上好课,并不断取得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

4、认真按照教学规定程序实施教学活动,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步骤,认真落实教学目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5、以人才培养为天职,以教学质量为生命,认真备课、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认真指导实验和实践教学活动,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一切教育教学任务。

6、严格遵守教学纪律,禁止迟到、旷课、提前下课、个人随意调课和找人代为上课等不良教学行为,以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

7、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严要求学生,认真把好上课关、辅导关、作业关、考试关和成绩关,禁止考试、考查过程中划范围、指重点、送人情分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8、注重自身形象,展示教师风范,保持衣冠整洁、穿着大方、举止得体、言行端庄,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风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要做到:

1、热爱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不断学习和钻研现代管理理论,熟练掌握现代教学管理规律,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争创一流教学管理水平。

2、从严治教、坚持创新,密切关注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管理知识,更新管理内容,不断改革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努力适应新时期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

3、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要求实施教学管理活动,严格执行有关教学管理规定,精心组织教学管理内容,科学设计教学管理步骤,认真落实教学管理目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4、突出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制订、实施管理工作计划,并坚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主动了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定期开展各类教学“诊断”工作,对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6、严格外聘教师的管理,着重解决外聘教师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加强教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修订并实施《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教学工作规范》及与之配套的《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课堂教学及管理规范》,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纪律、教学质量等提出系统而全面的要求,使之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2、修订并实施《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并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评优树优、聘职晋升等挂钩,努力解决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不够科学,奖惩不够有力的问题。

3、修订并实施《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建立严格的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师德与纪律约束机制。

4、制订并实施《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干部听课制度》,强化中专部党总支、行政对教学工作的领导,面对面地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5、按照《德州学院教学服务优秀奖评选办法》的相关规定,鼓励、督促中专部各科室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做好教学保障和服务工作,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

6、修订并实施《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就外聘教师的选聘、日常管理、测评、退出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成立外聘教师管理小组,建立外聘教师信息库,及时掌握外聘教师动态。

二、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为保证。学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培养和养成。

(一)、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在学风建设中,每个学生都要做到:

1、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所学专业,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科学知识,并具备较强的专业基本能力。

2、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积极完成专业设定的学习任务的同时,努力发挥个性特长和自身优势,不断开拓学习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并充分重视良好文化素质的养成使自己成为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3、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参加实验、实践活动,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

4、认真维护考试纪律,自觉抵制考试、考查中的各种不良现象,从保持高尚的情操、高尚的人格、高尚的思想道德的角度看待考试,彻底杜绝考试作弊行为。

5、注重自身形象,培养良好气质。做到团结友爱,礼貌待人,衣冠整洁,举止大方,杜绝有伤校风校纪和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培养公共道德意识和劳动意识,爱护公物,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争做文明学生。

(二)学生管理人员在学风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要做到:

1、热爱学生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方法,掌握学生管理工作规律,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争创一流管理水平。

2、从严管理,坚持创新,密切关注中职教育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学生管理知识,更新管理内容,不断改革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努力适应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

5、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学生科、团总支和各教学部、各班都要以学期为单位制定管理工作计划。同时,要注重加强对学风建设中出现的个例、个案的分析研究,并制定周密对策,保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6、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深入实际,深入学生工作第一线,持之以恒地贯彻中专部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使之不断完善。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修订并实施《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关于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的规定》和《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学生奖罚条例》。明确目标,严明纪律,严格管理。

2、建立以考试成绩、考查成绩、作业成绩、课堂提问讨论成绩、实验、实践课程成绩等结构化成绩为主体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突出学生“以学为主,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强化能力培养”的方针,使学生在科学的成绩评价引导下,发奋学习,立志成才。

3、修订学生奖励评选办法。把奖学金的评选定位在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为根本目的,以学生学习成绩为评选基本依据上,使奖学金真正成为奖学的有效激励措施,以充分调动学生刻苦学习,提高成绩的积极性。

4、修订三好学生评比办法。在坚持贯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原则,贯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前提下,确保三好学生从学习成绩保持在本专业本班级前20%的学生中产生。

5、制订学生干部任用和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学生班级及以上主要学生干部(团支部书记、班长、学生会主席、学生会各部部长等)必须是思想品德表现突出,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且学习成绩保持在班级前20%的学生,一般学生干部必须是思想品德表现好,且学习成绩在班级前3O%的学生。否则不能当选,已担任学生干部的要予以撤换。

6、修订学生党员发展办法。学生中的党员发展对象必须是政治思想表现优秀,符合《党章》规定的党员发展条件,且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

7、修订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优秀毕业生必须是思想品德表现突出,且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保持本专业年级前20%的学生。

8、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各管理人员、教师要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原则,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的原则.注意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采用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系统教育。同时,各方面都要站在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三 教风、学风建设的监督

为保证教风、学风建设措施的宣传和顺利实施,中专部成立“德州学院中专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德州学院中专部教风、学风建设督导小组”,制定督导小组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并由中专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室具体落实督导职责。

                                                        德州学院职业教育学院

                                                              2017.05.23

 

关闭窗口

学校地址 :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  邮政编码 : 253023 联系电话: 0534-8985999、0534-8985702(招生办)0534-8985550(院办)

鲁ICP备15026974号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08号